投资人始终需要在收益、风险和舒适度三个点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契合点。收益是你期望获得的,风险是你需要承担的,舒适度是投资过程中的主观感受。高概率的对象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级别之内,好的入手赔率能提供更满意的回报率,而处理好收益与波动的期望值、弹性与稳健的平衡、长期和短期目标设定、研究与决定的效率关系、简单稳固又符合个性及能力的套路…这些将提升投资生涯的整体舒适度。事实上在投资的芸芸众生里,短期高收益者众,长期低风险者寡,而终身高舒适度者罕。
投资面临的风险永远不可能排清,长期来看,对抗风险最好的东西就是坚实的价值,因为价值是投资世界里的硬通货。但一方面价值的衡量存在太多主观判断也有不同的角度,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往往还需要足够的时间。所以对抗价值不确定性需要足够的安全边际和等待的能力(耐心+不被强制清盘)。所以我们所说的低风险投资,就是用等得起的钱,寻找价值足够强健并易衡量的东西,在安全边际足够大的时候下手,通过适当分散实现均衡配置,再定期的巡检和优化。然后,好好的生活,耐心的等待。
换句话说,在做投资的时候,我们通过对象,时机,力度三个要素的协调,首先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只输时间不输钱。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让对象的价值高度符合DCF三要素且鲜明易辨,入手的时机又具有足够好的赔率,配置力度上还与机会大小程度相一致,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缩小这个圈为:让等待的时间不会遥遥无期。所谓复利,就是牵着价值的手,慢慢但稳稳的往前走。
ROE的高度反应的是这个生意好不好赚钱,ROE的结构展现了它是靠什么方式赚到钱的,ROE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则反应了这个生意的需求特征和壁垒强度。ROE视角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内在价值,也可以用来衡量投资人的内在价值。收益率、收益来源归因、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这三个角度的综合,再加上足够的时间背景,才能得出一个接近靠谱的判断。这就是做事一定要找到方法论的意义。
投资之所以难,是因为面对复杂的世界,动态变化的进程,不确定的未来,既要做出判断又要为意外留下应对之策。但这里提升成功率是有线路图的:首先是尽量全面的掌握事实,其次是用有效的逻辑整理事实,然后是认识到事实的碎片性和多角度性,这时才能到判断的层面,日常的各种积累都是为了提升判断成功的概率。而判断之后的决策要考虑到判断成立的局限性,在局限性下认识到自己始终有可能且必然犯错,再往后才会由此建立体系来应对局限性和意外导致的错误,到这儿都还没提市场情绪波动对自我判断的冲击问题。
投资,能让人了解很多不同的行业和生意形态,见识到很多精彩的竞争和经营策略,窥见到产业经济运作的复杂和美妙。同时那一次次的考验和抉择都让我们更诚实的面对自己,让我们得以从审视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来变得强大;此外,市场的周期性癫狂和金钱的最大化刺激,让人性得以用最高的效率在这里充分的表演,乌合之众与市场有效性以令人惊异的模式水乳交融在一起。所谓投资之道,即是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
Continue reading 【水晶苍蝇拍】投资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