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如何战胜机构投资者

基金、证券、国家队、私募、各路庄家游资、上市公司大股东轮番坐镇中国A股收割散户。

个人投资者在机构投资者面前有着明显的劣势:

  1. 信息渠道不充分不及时。个人投资者几乎没有全面完整的渠道去了解公司和市场,行业动态和企业消息经媒体传导到个人投资者耳中,很多时候已经是大资金提前布局后了,各方人马已经打好埋伏等候个人投资者上钩入瓮。
  2. 市场和公司分析能力不及机构投资者。基金公司重金买入金融分析系统,聘请大量名牌大学毕业生做研究员,专门走访调研上市公司,几个个人投资者能够做到如此财大气粗?!

尽管个人投资者的缺陷如此明显对手如此强大,但回顾A股近30年历史,散户出身最终累积大量财富的英雄豪杰数量却不少。中国亿万富豪中,10%左右的是靠股票投资登上财富巅峰的。除了运气和时代因素外,我相信股市一定也存在部分程度的规律可以掌握和利用。

个人投资者相对机构投资者的优势:无投资边界限定、无持仓比例限定、无短期业绩压力。

开通创业板后,个人投资者可以投资市场上的任何一支股票,没有任何人命令你不能投资某一支股票。公募私募基金证券和社保基金则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不能投资ST股票。伊利因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戴上ST帽子,大量资金撤出价格一泻千里,个人投资者在对伊利和奶制品行业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可以紧紧抓住这类千载难逢的机会,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摘帽至今涨幅愈15倍。

个人投资者可满仓一支股票,没有法律法规规定仓位比例。看准了机会,个人投资者倾注资本重仓优质股,而机构投资者一只股票的仓位最多20%左右。2012年底塑化剂事件把贵州茅台砸出了一个惊天大坑,2014年白酒股价自底部恢复,大概率确定性的价值重估让股价上涨近4倍。机构投资者即使再看好一只股票,证券和基金法规的限定只能买入20%左右的仓位。

个人投资者在个人家庭生活费用外可以坚持越跌越买,机构投资者有短期排名业绩和控制回撤的压力。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有严格的季度业绩考核,考核结果关系到基金经理的收入,基金经理遇到10%-20%的市场回撤很少继续扛下来的,会直接清仓卖出持有现金,长期的价值投资与短期的业绩排名是非常冲突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主动管理的基金跑不赢市场的原因。

此外,基金经理会选择投资安全性高的股票而不是投资价值大的股票。安全性高是指其他基金公司和券商也在买入的股票,即使最后该股票有损失,但因为大家都买了基金经理的责任也就相对较小。如果基金经理买入了一只投资价值大但却没人买的股票,最终股票业绩亏损了,基金经理就要承担全部责任,饭碗可能就要丢了。「羊群效应」在基金、私募和券商间依然存在,大家会选择一致看好的股票,不敢贸然选择没人买的股票,即使未来的价值很大。

个人投资者没有法律法规和业绩压力,已经拥有了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很大的优势。扬长避短,不追涨杀跌不频繁交易建立自己的投资系统和交易纪律,切忌在机构投资者的战场与机构投资者对战,相信你也可以战胜机构投资者的。